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神奇的髂骨動脈支架

上個月幫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伯伯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接了五條血管
老伯伯很爭氣的在手術後第六天出院了
可是一個禮拜後回來門診發現
整個腿部取血管的傷口發炎爛掉了
我在門診將發炎的傷口打開
要求他每天來找我們親愛美麗的專科護理師免費換藥
換了一個禮拜
完全沒有起色
由於皮膚傷口邊緣壞死我建議他再次住院接受傷口擴創手術
我們將他壞死的皮膚修掉
將死掉的表淺筋膜刮除
唉唷
隔三天
我們修掉的傷口邊緣又壞死了

我警覺的天線馬上升起
不會這個病人恰巧有周邊動脈阻塞的問題吧
剛好那一天早上晨會我才教完我這個學年見過第一名認真的實習醫師周邊動脈阻塞的身體檢查
我們查房時就馬上練習

一個醫學中心
從內科轉來外科開完心臟的病人
還不知道病人兩腿的足背動脈與後脛骨動脈根本摸不到脈搏
病人老婆還信誓旦旦的說
他上次住院就已經跟內科醫師講過她老公走路走不遠往往一百公尺就要休息一下
小腿肚以及屁股都酸得不得了

唉唷唷
這不是慢性動脈阻塞的典型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嗎 ????
這不是所謂的 臀部跛行嗎 ????

我跟實習醫師打賭病人的股動脈脈搏一定摸不大到
病人檢查的血管阻塞一定在髂骨動脈
果然隔天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就是右側髂骨動脈阻塞左側髂骨動脈嚴重狹窄

我安排病人隔天做動脈攝影以及支架手術
兩邊的血管攝影一看
左邊的髂骨動脈有個嚴重狹窄病灶


右邊髂骨動脈則是完全阻塞顯影劑完全不能跑到腹主動脈上面



我們趕緊使用密技將不銹鋼親水性導絲從兩側股動脈放到病人的腹主動脈內
接著用各種size 的血管整形氣球做一個支架前的動脈氣球擴張
哈, 雖然不太理想
可是比起手術前顯影劑完全無法流到兩側股動脈那是理想多了



接著出動健保給付的兩支高貴支架
然後再做一次主動脈血管攝影
可惡
顯影劑主要跑到左側
右側沒有太好的血流
仔細一看
原來是右側的支架固定腳沒有張開
造成右側血流不順



我們兢兢業業的做一個小氣球的支架後擴張
果然右側的支架完全展開
完成後的主動脈血管攝影出現兩側對稱性的顯影劑血流
輕鬆在一個小時左右完成兩側髂骨動脈的嚴重阻塞狹窄問題




比起以往我們使用腋動脈至股動脈的繞道手術
不管手術結果與成就感以及手術效率都遠遠超過傳統手術
只是手術計價比起以往傳統手術有些低

難怪主任每次知道我做這種沒出息的手術總是說
血管阻塞接一接人工血管不就得了嗎 ????
幹這種勞什子做啥????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急性動脈阻塞, 血栓拿掉就好了嗎????

最近幾個急性動脈阻塞的病人
我們習慣在拿掉血栓後
一律做一個教科書上都建議的完成血管攝影( completion angiography )
結果都發現
病人原來的血管其實都是坑坑疤疤
絕對不是以前老師教的那樣
拿掉血栓聽得到血流聲音就可以了

原來病人的血管本來就有動脈硬化狹窄的問題
只是一個血栓形成之後
也可以是原先的動脈硬化斑塊破裂造成動脈急性的阻塞
按照急性動脈栓塞的病因好像將栓子拿掉血栓掏乾淨就可以了
可是總有一些病人在術後發現其實末稍的循環並未改善
還是要加上血管整型術或者周邊動脈支架才能成功

我突然發現
我們這裡做得很習慣的動脈攝影
血管整型術
周邊動脈支架在別的醫院可能還跟我們七八年前一樣
還在憑著外科醫師的經驗猜一猜末稍的循環
好心一點的醫師可能還再術後再加上一些血栓溶解劑來治療
沒有處理乾淨的血塊
可是回到病房一翻兩瞪眼
很可能光是血栓拿掉的效果並不理想
卻不願意再度回到手術室做血管整型或者會診心臟內科繼續做動脈氣球擴張
可能病人的腳指頭或者腳板甚至整隻腳就因為離黃金搶救時間過久
就拯救不回來了...

這幾年我們做了許多急性動脈阻塞的病人
其實掏完血塊後
時常發現病人都有殘餘的動脈狹窄的問題未解決
這些一一都可以在術後的血管攝影下現形
我們耐著性子
仔細的幫病人用5號4號6號7號的氣球一一的將動脈狹窄的地方打開
往往可以讓病人的周邊動脈得到一個非常理想的解決
感覺上,
我們也像心臟內科做急性心肌梗塞一樣
務必用導管將病人的下肢循環處理到一個滿意的地步才願意撤收
所以我們幾乎都可以在手術房就摸到病人原先冰冷疼痛的腳趾頭腳板
快速的變熱發紅
不再像以往掏完血塊後還不確定回到病房病人的周邊動脈循環到底行不行會不會過關

有機會我要將這些照片整理一下
很可以寫些有用的病例整理

我相信這是我們醫院跟其他醫院心臟外科很不一樣的地方